安徽自考助学网

扫码咨询

微信公众号

你的位置: 首页 > 自考分享 > 考点串讲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点串讲: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作者:安徽自考助学网 日期:2016-01-14 点击数:

【摘要】1、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在鲁西南地区大量歼敌,配合华东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与之相配合,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

1、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

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在鲁西南地区大量歼敌,配合华东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与之相配合,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三支大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布成“品”字形阵势,相互策应,机动歼敌。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阶段。


2、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

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缓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4、五四指示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5、《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彻底实行土地改革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6、土地改革的总路线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总结了士地改革的经验,系统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即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7、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经济危机的原因

第一,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把接收变成“劫收”大发“胜利财”,从而使更多民众的期望遭致破灭。

第二,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实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8、“五二O”惨案

1947年5月20日,南京、上海、苏州、杭州地区16所专科以上院校学生6000余人汇集南京,举行反饥饿、反内战、挽救教育危机联合大游行,遭到国民党宪警的镇压。同日,天津南开大学、北洋大学两校的游行学生,遭到特务的殴打,许多人受伤。

南京、天津的流血事件,便是震惊中外的“五二O”惨案。


9、台湾人民的“二二八”起义

1947年2月28日,台湾省台北市人民为反抗国民党当局的暴政、抗议反动军警屠杀市民,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又遭国民党军警镇压。2月底3月初,台湾各地汉族、高山族人民纷起响应,取武器,举行起义,并攻占台中、嘉义等城市。国民党当局从大陆调来大批军警、特务,对起义群众进行镇压。3月14日,起义失败。“二二八”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有力地显示了台湾人民反对国民党的暴慮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革命精神,它是全国人民民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0、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第一,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期间,各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

第二,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画内战时,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同共产党保持一致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宪法”。

第三,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有的为此流血牺牲。

第四,在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并且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1948年初,各民主党派公开宜言,站在人民革命一边,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个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

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愿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同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一道参加建立新中国的各项筹备工作。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及变化,本站所提供的信息资讯仅供参考,请以教育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